【小学安全公约12条】为了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学校与家庭应共同制定并遵守一系列安全行为规范。以下是“小学安全公约12条”的总结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为了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学校制定了《小学安全公约12条》。这些公约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交通安全、校园活动、饮食卫生、网络安全、防欺凌等多个方面。通过学习和遵守这些规定,学生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公约不仅要求学生自觉遵守,也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监督和引导。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安全教育的目标。
二、小学安全公约12条(表格版)
序号 | 安全公约内容 |
1 | 上下学途中要走人行道,不闯红灯,不随意横穿马路。 |
2 | 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骑车上学,不乘坐无证车辆。 |
3 | 校园内不奔跑、不推搡,上下楼梯靠右行,防止踩踏事故。 |
4 | 不攀爬围墙、栏杆、树木等危险设施,防止摔伤。 |
5 | 不携带刀具、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 |
6 | 饮食要讲究卫生,不吃过期、变质或不洁食品。 |
7 | 不随意接受陌生人赠送的食品、饮料或物品。 |
8 | 网络使用要适度,不浏览不良信息,不轻信网络交友。 |
9 | 遇到同学之间有矛盾时,应及时向老师报告,不以暴力解决。 |
10 | 不擅自离校,放学后及时回家,不单独外出。 |
11 | 发现安全隐患或突发事件,要及时报告老师或校方。 |
12 | 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完成作业,不沉迷游戏或短视频。 |
通过落实这12条安全公约,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遵守,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