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跼高天蹐厚地的意思】“跼高天蹐厚地”是一句出自《诗经·小雅·正月》的古语,原文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俾尔昌而大,俾尔寿而多。…… 跼高天,蹐厚地。”
这句话在古代常用来形容人处于极为艰难、压抑的处境中,感到天地广阔却无处容身,内心充满忧虑与不安。
一、
“跼高天蹐厚地”字面意思是:抬头望见高高的天空,低头看见厚重的土地。这不仅是对空间的描述,更是对心理状态的写照。古人常用此表达一种身处困境、无所适从的心情,强调人在天地之间感受到的渺小与压迫感。
这一成语多用于文学或诗词中,表达一种忧国忧民、感慨人生艰难的情怀。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历史背景。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拼音 | 出处 | 含义 | 使用场景 | 情感色彩 |
| 跼高天 | jú gāo tiān | 《诗经·小雅·正月》 | 抬头看高高的天空 | 古代诗歌、文学作品 | 悲悯、无奈 |
| 跽厚地 | jì hòu dì | 《诗经·小雅·正月》 | 低头看厚重的土地 | 古代诗歌、文学作品 | 压抑、沉重 |
| 跼高天蹐厚地 | jú gāo tiān jì hòu dì | 《诗经·小雅·正月》 | 表达人在天地间感到压抑、无处容身 | 文学、历史研究 | 忧郁、悲凉 |
三、延伸理解
在古代,人们常常将自然景象与心理状态相联系。“跼高天蹐厚地”不仅是一种地理上的感受,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压迫。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感。
在现代,虽然我们不再用这种文言表达方式,但“跼高天蹐厚地”的精神内核仍然存在——面对压力、困境时,人们也会产生类似的无助感和孤独感。因此,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与情感表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