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简介】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鉴赏家。他出生于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区),是晚明时期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对后世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董其昌不仅在绘画上造诣深厚,还提出了“南北宗论”,将中国山水画分为“南宗”与“北宗”,强调文人画的抒情性和笔墨趣味,这一理论对中国画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风格清秀洒脱,被誉为“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董其昌一生经历丰富,曾任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等职,但最终因政局动荡而归隐乡里,专心于书画创作和学术研究。他博学多才,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等,内容涵盖书画理论、诗词、笔记等。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董其昌 |
字 | 玄宰 |
号 | 思白、香光居士 |
出生时间 | 1555年 |
去世时间 | 1636年 |
籍贯 | 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
职业 | 书画家、文学家、鉴赏家 |
主要成就 | 提出“南北宗论”;书画理论著作如《画禅室随笔》 |
代表作品 | 《秋兴八景图》《杜甫诗意册》等 |
书法风格 | 行草清秀洒脱,注重笔墨情趣 |
绘画风格 | 强调文人画的抒情性与笔墨表现 |
历任官职 | 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等 |
学术贡献 | 推动文人画发展,影响后世艺术理论 |
董其昌作为明代文人画的集大成者,不仅在艺术实践上成就卓著,在理论建构上也具有开创性意义,是中国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