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诫外甥书两篇的主旨介绍】《诫子书》和《诫外甥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撰写的两篇家训类文章,虽然篇幅简短,但内容深刻,语言凝练,蕴含了丰富的治学、修身、处世之道。这两篇文章不仅体现了诸葛亮对家族成员的殷切期望,也反映了他个人的人生哲学与道德追求。
一、文章主旨总结
| 文章名称 | 作者 | 写作背景 | 主旨内容 |
| 《诫子书》 | 诸葛亮 | 教育儿子诸葛瞻 | 强调修身养德、勤学立志、淡泊明志,主张以静养性、以俭养德,戒骄戒躁。 |
| 《诫外甥书》 | 诸葛亮 | 教育外甥彭羕 | 倡导勤奋学习、谦虚谨慎、不慕荣利,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反对浮躁与虚荣。 |
二、详细解读
1. 《诫子书》
《诫子书》全文仅86字,但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其核心思想在于:
- 修身立德:强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认为只有内心宁静,才能修德养性。
- 立志成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出唯有淡泊名利,才能明确志向,达到远大目标。
- 勤奋学习:提出“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说明学习需要静心专一,才能增长才干。
- 戒骄戒躁:“险躁则不能治性”,告诫人不可急躁冒进,否则难以成就大事。
2. 《诫外甥书》
《诫外甥书》虽篇幅较短,但同样充满哲理。主要思想包括:
- 勤奋求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鼓励树立远大志向,效法古人。
- 谦虚谨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则不能以有为也”,强调志向坚定、意志坚强的重要性。
- 淡泊名利:“若无道义,而徒以势利为务,则终无所成”,指出如果只追求权势利益,最终将一事无成。
- 注重品行:“夫贵不与骄偕,贫不与贱期”,强调品德与地位无关,应以德为本。
三、对比分析
| 比较点 | 《诫子书》 | 《诫外甥书》 |
| 对象 | 儿子诸葛瞻 | 外甥彭羕 |
| 侧重点 | 修身、立志、治学 | 志向、品德、处世 |
| 风格 | 简洁庄重 | 深刻有力 |
| 目的 | 教育后代成长 | 引导外甥立身立德 |
四、结语
《诫子书》和《诫外甥书》虽为家训,却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它们不仅是诸葛亮对家族成员的教诲,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生动体现。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