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当车下一句】“螳臂当车”是一个成语,出自《庄子·人间世》。原意是说,螳螂举起它的前臂,想要挡住车子前进的道路,比喻不自量力、以弱抗强,最终注定失败。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明知自己力量不足,却仍然盲目地去挑战强大的对手,结果往往是以卵击石。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螳臂当车 |
出处 | 《庄子·人间世》 |
释义 | 比喻不自量力,以弱抗强,终将失败 |
近义词 | 以卵击石、自不量力、蚍蜉撼树 |
反义词 | 量力而行、知难而退、审时度势 |
使用场景 | 描述某人或某事因能力不足而强行对抗强大势力 |
二、下一句是什么?
“螳臂当车”的完整说法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下一句”,但根据《庄子·人间世》原文,可以引申出其背后的寓意: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一个人执着于追求那些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事物,那就会陷入困境。
虽然这不是“螳臂当车”的直接下一句,但从哲学角度来看,它与“螳臂当车”有相通之处,都是强调要认清自己的局限,不要盲目逞强。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螳臂当车”常用于形容一些人或组织面对强大对手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例如:
- 一个小公司试图挑战行业巨头;
- 个人在没有足够资源的情况下,妄图改变大环境;
- 团队在缺乏支持的情况下,强行推进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些行为往往会导致失败,甚至带来更大的损失。
四、总结
“螳臂当车”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提醒人们要量力而行,认清自身的能力和局限。虽然它没有固定的“下一句”,但从《庄子》的整体思想来看,它传达的是一种对自我认知和人生智慧的深刻思考。
总结要点 | 内容 |
成语含义 | 不自量力,以弱抗强 |
哲学背景 | 出自《庄子》,强调认识自我 |
现代意义 | 提醒人们量力而行,避免盲目行动 |
应用场景 | 适用于描述不切实际的挑战行为 |
重要启示 | 了解自身局限,避免无谓的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