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是哪首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情绪。以下是对该诗句出处的详细总结。
一、诗句出处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 出处 | 唐代 李商隐《夜雨寄北》 |
| 作者简介 | 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风格含蓄婉约,情感细腻。 |
| 诗名含义 | “夜雨寄北”意为在夜雨中写信给北方的亲人或朋友,表达思念之情。 |
| 创作背景 | 此诗为李商隐在巴蜀地区任职时所作,当时他身处异乡,夜晚听雨,思乡情切,写下此诗寄予远方亲友。 |
二、全诗内容
> 《夜雨寄北》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雨中的孤寂与思念,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团聚的渴望,而“却话巴山夜雨时”则将现在的孤独与未来的温暖对比,情感真挚动人。
三、诗句赏析
- “君问归期未有期”:直接点明主题,说明对方询问归来的日期,但自己却无法给出确切答案,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惆怅。
- “巴山夜雨涨秋池”:描写环境,夜雨连绵,秋水上涨,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也象征着内心的忧愁。
- “何当共剪西窗烛”:设想未来团聚的情景,充满温情与希望。
- “却话巴山夜雨时”:用回忆的方式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使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
四、结语
“君问归期未有期”是一句非常经典的古诗名句,出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情感真挚,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也体现了诗歌中“以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首表达思念与无奈的古诗,“君问归期未有期”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