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是属于什么意思】“拘留”是一个法律术语,常用于刑事、行政或司法程序中,指对涉嫌违法或犯罪的人采取的暂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和适用情形,拘留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等。下面将从定义、类型、法律依据及区别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拘留的定义
拘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违法行为人或违反法庭命令的人,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侦查、审判的顺利进行,防止嫌疑人逃避法律责任或继续危害社会。
二、拘留的主要类型
| 类型 | 定义 | 法律依据 | 适用对象 | 持续时间 |
| 刑事拘留 | 对涉嫌犯罪的人,在侦查阶段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犯罪嫌疑人 | 最长37天 |
| 行政拘留 |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依法给予的短期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 | 最长15天 |
| 司法拘留 | 对妨碍司法公正、扰乱法庭秩序的人,由法院决定的临时拘押措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违反法庭秩序、拒不履行义务者 | 最长15天 |
| 强制隔离戒毒 | 对吸毒成瘾人员,依法采取的强制性戒毒措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 吸毒成瘾人员 | 一般为2年 |
三、拘留与逮捕的区别
虽然拘留和逮捕都涉及限制人身自由,但两者在性质、目的和程序上有明显不同:
| 项目 | 拘留 | 逮捕 |
| 性质 | 临时性强制措施 | 长期性强制措施 |
| 目的 | 保证侦查、防止逃跑或毁灭证据 | 为起诉、审判做准备,防止再犯 |
| 决定机关 | 公安机关、法院 |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需批准) |
| 法律依据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 权限 | 一般由公安机关决定 | 需经检察机关批准或法院决定 |
四、总结
“拘留”是一种常见的法律强制措施,主要用于控制涉嫌违法或犯罪的人员,确保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根据不同的法律背景和适用对象,拘留可分为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等多种形式。理解拘留的含义及其分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强制措施机制。
通过表格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类型拘留的适用范围、法律依据和执行期限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