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2025-11-10 07:53:23

问题描述: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急!求大佬现身,救救孩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0 07:53:23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一、原文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秦胜负,浑如梦,一觉还休。

最苦是,君王不识,贤臣无路。

二、注释

词语 注释
骊山 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所在地,也是古代帝王游幸之地。
阿房 秦朝宫殿名,规模宏大,后被项羽焚毁。
指“炬”,即火把,引申为焚烧。
萧疏 荒凉稀疏。
萦纡 曲折缠绕。
遗恨 指历史上的遗憾和悲剧。
迷烟树 指笼罩在烟雾中的树木,象征历史的模糊与迷惘。
列国 指战国时期的各国。
周秦 周朝和秦朝,代表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王朝。
浑如梦 完全像一场梦。
一觉还休 一切都结束了,如同一场梦醒来。
君王不识 君主不识贤才。
贤臣无路 贤能之臣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三、翻译

站在骊山上四处眺望,曾经的阿房宫已被一把大火烧毁,当年的奢华如今又在哪里呢?

只见草木荒凉,水流曲折。

直到今天,那种遗憾仍然让人感到迷茫。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胜负,就像是一场梦,醒来后一切归于平静。

最痛苦的是,君王不懂得识别贤才,贤臣也没有施展抱负的出路。

四、赏析

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之作。作者通过对秦朝宫殿阿房宫的毁灭以及骊山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更替的深刻思考。诗中不仅描绘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也反映了对统治者昏庸无能、埋没人才的不满。

这首作品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批判。通过“列国周秦胜负,浑如梦”的比喻,揭示了历史的虚幻与短暂,而“君王不识,贤臣无路”则直指当权者的短视与误国,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五、总结表

项目 内容
作品名称 《山坡羊·骊山怀古》
作者 张养浩
体裁 散曲(元代小令)
主题 怀古伤今,讽刺统治者
写作背景 元代社会动荡,作者借古讽今
核心意象 骊山、阿房宫、草木、烟树
表现手法 对比、比喻、借古讽今
思想内容 历史兴衰无常,统治者昏庸误国
语言风格 简洁凝练,情感深沉
艺术特色 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结语:

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现实的警醒。它提醒人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历史的教训都值得铭记,国家的兴亡离不开明君与贤臣的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