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联是什么意思】在古诗文创作中,尤其是律诗和绝句中,“颈联”是一个重要的术语。它指的是诗歌中第二对对仗工整的句子,通常位于颔联之后、尾联之前。理解“颈联”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古诗的结构美与语言艺术。
一、
在古典诗词中,尤其是五言或七言律诗中,诗句被分为四部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
- 首联:第一联,起始部分,点题或引入主题;
- 颔联:第二联,通常为对仗工整的两句,展开内容;
- 颈联:第三联,继续对仗,深化主题或表达情感;
- 尾联:最后一联,收束全诗,总结或升华意境。
“颈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之一,常用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变化或思想深度。由于其位置居中,也被称为“诗之咽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表格对比
| 术语 | 定义 | 位置 | 作用 | 示例(以七言律诗为例) |
| 首联 | 诗的第一联,通常用来引出主题或描绘背景 | 第1、2句 | 引入全诗,设定基调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 颔联 | 第二联,一般要求对仗工整,展开内容 | 第3、4句 | 展开描写,丰富画面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 颈联 | 第三联,继续对仗,深化主题或表达情感 | 第5、6句 | 承上启下,深化思想 | 桥东桥西,柳絮飞时,花落满地 |
| 尾联 | 最后一联,收束全诗,总结或升华意境 | 第7、8句 | 收尾,点明主旨或抒发情感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三、总结
“颈联”是古诗中非常重要的结构部分,尤其在律诗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要求对仗工整,还要在内容上有所深化,体现出诗人的情感与思想。掌握“颈联”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