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猴魁百科】太平猴魁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一带。它以其独特的外形、清香的口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太平猴魁不仅在茶叶市场上备受青睐,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一、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茶叶种类 | 绿茶 |
产地 |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 |
品种 | 太平猴魁 |
创始时间 | 清末民初 |
采摘季节 | 春季(一般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 |
茶叶外形 | 叶片挺直如“猴”,色泽苍绿,白毫显露 |
香气 | 清香高长,带有兰花香或豆香 |
汤色 | 清澈明亮,呈黄绿色 |
口感 | 鲜爽回甘,滋味醇厚 |
保存方式 | 密封、避光、干燥处存放 |
适宜器具 | 玻璃杯、紫砂壶等 |
二、历史渊源
太平猴魁起源于清末民初,据传由当地茶农王少维创制。其名称中的“猴”字,来源于茶叶外形挺直如猴,而“魁”则寓意“第一”或“卓越”。由于其品质优异,太平猴魁很快成为安徽乃至全国知名的绿茶品种,并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知名度。
三、制作工艺
太平猴魁的制作工艺极为讲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摘:只采一芽一叶,要求叶片肥嫩、无病虫害。
2. 摊青:将采摘的鲜叶摊放在竹匾上,自然萎凋。
3. 杀青:通过高温炒制,破坏酶活性,保持茶叶绿色。
4. 揉捻:使茶叶形成紧结条索,增强香气。
5. 烘焙:分多次进行,确保茶叶干燥均匀,提升香气和口感。
整个过程需严格把控温度、时间和湿度,以保证茶叶品质的稳定与统一。
四、品质特点
- 外形:条索挺直,形似“猴”,色泽苍绿,有白毫。
- 香气:清香持久,具有明显的兰花香或豆香。
- 汤色:清澈透亮,呈黄绿色。
- 滋味:鲜爽回甘,滋味醇厚,回味悠长。
- 叶底:柔软匀整,色泽翠绿,富有弹性。
五、饮用建议
- 水温:建议使用80℃左右的水冲泡,避免高温破坏香气。
- 用量:每杯约3-5克茶叶,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 冲泡方法:可采用玻璃杯冲泡,便于观赏茶叶舒展。
- 搭配:适合单独品饮,也可搭配清淡点心或甜点。
六、文化意义
太平猴魁不仅是茶叶,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品饮太平猴魁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修养。
七、选购与保存
- 选购建议:选择外观整齐、色泽自然、香气纯正的茶叶。
- 保存方法:应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避光处,避免受潮或异味污染。
总之,太平猴魁作为中国名茶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茶友的喜爱。无论是品饮还是收藏,都具有极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