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我寄愁心与明月”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切思念和牵挂的诗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下面我们将从诗句出处、含义、下一句内容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诗句背景与作者简介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作者 |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
创作背景 | 诗人得知好友王昌龄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后,写下此诗表达惋惜与思念之情 |
二、诗句原文及赏析
原诗如下:
>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 第一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杨花飘零,杜鹃哀鸣,渲染出一种凄凉氛围。
- 第二句:“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了友人被贬的地点和路途的艰难。
- 第三句:“我寄愁心与明月”是全诗的亮点,诗人将内心的忧愁寄托于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 第四句:“随君直到夜郎西”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希望明月能带着自己的心意,陪伴友人一路西行。
三、下一句是什么?
“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是:
“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明月能代替自己,陪伴友人前往偏远的夜郎(今贵州一带),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
四、总结
问题 | 答案 |
“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
出处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作者 | 李白 |
情感表达 | 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
诗歌风格 | 浪漫主义,情感真挚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寄愁心与明月”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李白对友情的深刻表达。它跨越千年,依然打动人心,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