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的名词解释】《考工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工艺技术文献,属于《周礼》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时期,内容主要记载了当时各种手工业的制作规范、技艺标准以及工匠的职责分工。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工艺技术的重视,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器物”与“礼制”之间关系的理解。
一、
《考工记》是《周礼》中的一部分,全篇共1900余字,以问答体的形式,详细记录了先秦时期各类工匠的职责、材料选择、制作方法及工艺标准。其内容涵盖车马、兵器、礼器、建筑等多个领域,体现了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水平和严谨的制度管理。
该书不仅是研究古代工艺技术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当时社会结构、等级制度和文化观念的重要文献。它强调“器以载道”,即器物不仅是实用品,更是道德与礼仪的象征。
二、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书名 | 《考工记》 |
| 出处 | 《周礼·冬官》(后世补入) |
| 成书时期 | 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世纪) |
| 作者 | 不详,相传为周代官吏所撰 |
| 性质 | 工艺技术文献,属《周礼》之一篇 |
| 主要内容 | 记载各类工匠的职责、材料使用、工艺流程、制作标准等 |
| 涉及领域 | 车马制造、兵器铸造、礼器制作、建筑营造等 |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了,多用问答形式 |
| 历史价值 | 反映先秦手工业水平与制度规范,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
| 思想内涵 | 强调“器以载道”,器物与礼制、道德密切相关 |
三、结语
《考工记》作为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百科全书,不仅展示了当时高超的制造技艺,也反映了古人对“器物”与“礼制”的深刻理解。它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技术发展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