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十几减9的算法】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十几减9”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是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基础。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减法的含义,并为后续更复杂的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适合不同学习风格和思维习惯的孩子使用:
一、常见算法总结
方法名称 | 说明 | 举例 |
破十法 | 将被减数拆成10和一个数,先算10减9,再加剩下的数 | 13 - 9 = (10 - 9) + 3 = 1 + 3 = 4 |
想加算减法 | 根据加法来推导减法,如:9 + 4 = 13,所以13 - 9 = 4 | 15 - 9 = ? → 9 + 6 = 15 → 所以15 - 9 = 6 |
连减法 | 先减10,再加1 | 17 - 9 = 17 - 10 + 1 = 7 + 1 = 8 |
直接计算法 | 直接根据数字的个位进行计算 | 12 - 9 = 3(因为12比9大3) |
二、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引导他们从具体操作过渡到抽象计算。例如:
- 利用小棒、计数器等实物帮助孩子理解“破十法”;
- 通过口算练习,强化“想加算减法”的熟练度;
- 设计趣味性的游戏或口诀,帮助孩子记忆“十几减9”的结果;
- 鼓励孩子多说、多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信心。
三、常见错误与纠正
- 错误1:混淆“十几减9”与“十几减几”的区别
纠正:明确“9”是固定的减数,强调“十几”是指11到19之间的数。
- 错误2:忘记借位或进位规则
纠正:反复讲解“破十法”,并配合实物操作加深理解。
- 错误3:对结果不熟悉,导致计算速度慢
纠正:通过反复练习和口算训练提高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四、小结
“十几减9”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中的关键一步。通过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扎实的计算基础,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家长和老师应耐心引导,鼓励孩子多思考、多实践,逐步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