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的意思】一、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匹能够日行千里的马,一次吃掉的粮食有时会达到一石(古代容量单位)。这句古文通过描述千里马对食物的需求量,引申出对人才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在《马说》中,韩愈借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而“一食或尽粟一石”则强调了真正优秀的人才往往需要更多的资源和关注。如果缺乏合适的条件,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难以发挥其价值。
二、核心意思解析:
词语 | 含义 | 引申意义 |
马之千里者 | 能够日行千里的马 | 比喻有才华、有能力的人 |
一食 | 一次进食 | 表示对资源的需求 |
或 | 有时 | 表示可能的情况 |
尽粟一石 | 吃光一石的粮食 | 表示对资源的巨大消耗 |
三、文章背景补充:
《马说》是一篇借物抒怀的文章,作者韩愈通过描写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他指出,没有识才之人,即使有千里马也难以被人发现和重用。
“一食或尽粟一石”正是为了说明,真正的千里马并非普通的马,它需要更多的养料和条件才能发挥潜能。这与现代社会中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有着相似的道理。
四、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许多优秀的人才往往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机会而被忽视。就像那匹“一食或尽粟一石”的千里马一样,只有给予他们适当的资源和平台,他们才能真正展现自己的价值。
因此,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个人,都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合理配置,避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现象再次发生。
五、总结: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不仅是一句古文,更是一种对人才价值的肯定。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才能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需求,只有理解并满足这些需求,才能让人才发光发热。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马说》——韩愈 |
原文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字面意思 | 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马,一次吃掉一石粮食 |
比喻意义 | 有才能的人需要更多资源和支持 |
现实启示 | 人才需被识别、培养与合理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