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脱式计算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规则,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脱式计算的基本方法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来展示如何进行脱式计算。
什么是脱式计算?
脱式计算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分解并计算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遵循四则运算的优先级(即先乘除后加减)以及括号内的优先原则来进行计算。
示例题目解析
题目一:
36 + (45 - 18) × 2
步骤解析:
1. 先计算括号内的部分:45 - 18 = 27。
2. 接下来计算乘法:27 × 2 = 54。
3. 最后进行加法运算:36 + 54 = 90。
因此,答案为 90。
题目二:
(72 ÷ 9) × (15 - 8)
步骤解析:
1. 计算第一个括号内的除法:72 ÷ 9 = 8。
2. 计算第二个括号内的减法:15 - 8 = 7。
3. 最后进行乘法运算:8 × 7 = 56。
所以,答案是 56。
题目三:
80 - [24 + (16 ÷ 4)] × 3
步骤解析:
1. 计算括号内的除法:16 ÷ 4 = 4。
2. 再计算括号内的加法:24 + 4 = 28。
3. 接下来计算方括号外的乘法:28 × 3 = 84。
4. 最后执行减法运算:80 - 84 = -4。
最终结果为 -4。
小贴士
1. 在进行脱式计算时,务必严格按照运算顺序操作,切勿跳过任何一步。
2. 如果遇到多个括号或复杂表达式,可以分步处理,确保每一步都清晰准确。
3. 多做练习,熟悉不同类型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脱式计算虽然看似繁琐,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且多加练习,就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题型。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