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级干部什么级别】在机关单位或国有企业中,“局级干部”是一个常见的称谓,但很多人对“局级”的具体含义并不清楚。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总结“局级干部”的级别归属,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对应的行政级别和常见岗位。
一、局级干部的定义
“局级干部”通常是指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大型企业中担任局级职务的领导干部。这里的“局级”指的是行政级别中的一个层级,一般位于“厅级”之下、“处级”之上。
在中国的行政体系中,级别划分较为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县处级(含副职)
- 厅局级(含副职)
- 省部级(含副职)
- 国家级
二、局级干部的级别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相关规定,局级干部主要分为两类:
1. 正局级:即正厅级,属于较高层次的领导干部。
2. 副局级:即副厅级,是正局级的下属领导。
不过,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地方会把“局级”作为“厅级”的简称,因此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三、局级干部的常见岗位
| 职务名称 | 行政级别 | 说明 |
| 市局局长 | 正局级 | 地方市级部门负责人 |
| 市副局长 | 副局级 | 市局局长的副手 |
| 省厅局长 | 正厅级 | 省级部门负责人 |
| 省厅副厅长 | 副厅级 | 省厅局长的副手 |
| 部委司局长 | 正局级 | 中央部委下属机构负责人 |
| 部委司副局级 | 副局级 | 司局长的副手 |
> 注:部分单位可能因编制或特殊原因,存在“高配”现象,如副局级干部实际享受正局级待遇。
四、局级干部与公务员职级的关系
在公务员职级序列中,局级干部通常对应的是“调研员”或“巡视员”等非领导职务,但实际工作中仍承担重要管理职责。
例如:
- 正局级干部:可对应“一级调研员”
- 副局级干部:可对应“二级调研员”
这些职级虽然不直接等同于领导职务,但在晋升、待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
“局级干部”是中国行政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职位等级,通常指在地市级或省级单位中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的人员。其级别介于“处级”与“厅级”之间,具体又可分为“正局级”和“副局级”。
无论是从工作职责还是社会影响力来看,局级干部都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推动政策落实的重要力量。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地区或单位的具体情况,建议查阅当地人事部门发布的官方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