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利得,其进入利润表的途径是什么?】在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术语,尤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的计量中广泛应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常被视为利得的一种形式,但其进入利润表的具体途径却因资产类型和会计处理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否为利得及其进入利润表的途径”的总结与分析。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否为利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利得的一种,但其性质不同于传统的收入或费用。它反映的是企业在持有资产过程中,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未实现收益或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利得通常是未实现的,即企业尚未出售相关资产,因此不能直接计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或“营业外收入”。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入利润表的途径
以下是不同资产类别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入利润表的主要途径:
资产类别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会计处理方式 | 是否计入利润表 | 说明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利润表) | 是 |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变动部分直接影响利润表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权益项目) | 否 | 仅在处置时转入当期损益 |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是 | 按照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变动部分影响利润 |
套期工具 | 根据套期关系分类处理 | 部分计入利润表 | 如有效套期,可能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当期损益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是 | 如衍生金融工具 |
三、总结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利得的一种,但其是否进入利润表,取决于所涉及资产的种类和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其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利润表;而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则可能先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待处置时再转入利润表。
企业在进行财务报告时,应严格遵循相关会计准则,确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资产类别的会计处理细节,可参考《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应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