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之妻不可弃下一句】“糟糠之妻不可弃”是一句流传已久的古语,常用来表达对妻子在贫困时期陪伴自己、同甘共苦的感激之情,强调不应因境遇改变而抛弃曾经共患难的妻子。然而,这句古语的完整版本并非只有这一句,其下一句也具有重要的文化与历史意义。
一、原文出处与含义
“糟糠之妻不可弃”的完整句子是:
> “糟糠之妻不可弃,结发之妻不可离。”
这句话出自《后汉书·宋弘传》,讲述了东汉时期的宋弘对光武帝刘秀的一番劝谏。当时刘秀想将姐姐湖阳公主改嫁给宋弘,但宋弘表示:“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贫穷时的朋友不能忘记,一起吃过苦的妻子也不能抛弃。
这句话体现了古人重视夫妻情义、忠诚与责任的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婚姻稳定性的高度重视。
二、下一句的意义与延伸
“结发之妻不可离”进一步强调了婚姻的神圣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结发”象征着夫妻双方从头到尾的结合,代表了一种终身承诺和深厚感情。因此,这句话不仅是对妻子的尊重,也是对婚姻誓言的坚守。
三、总结对比
说法 | 含义 | 出处 | 文化背景 |
糟糠之妻不可弃 | 贫困时共同生活、相濡以沫的妻子不可抛弃 | 《后汉书·宋弘传》 | 强调夫妻情义、忠诚 |
结发之妻不可离 | 从结婚开始就在一起的妻子不可分离 | 传统婚俗 | 婚姻承诺、家庭观念 |
四、现代视角下的理解
在现代社会,虽然“糟糠之妻不可弃”仍被用来表达对伴侣的感激与忠诚,但人们也更注重个人情感与选择的自由。婚姻关系不再仅仅建立在经济条件或传统观念之上,而是基于相互尊重与理解。因此,这句话在当代更多地被引申为一种情感价值的体现,而非强制性的道德约束。
五、结语
“糟糠之妻不可弃,结发之妻不可离”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爱情、责任与忠诚的重要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起伏时,应珍惜那些曾与我们同甘共苦的人,尤其是那些在最困难时刻依然不离不弃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