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瘦什么意思】“绿肥红瘦”是一个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如梦令》的成语,原句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话描绘的是春末夏初时节,花儿凋谢、绿叶繁茂的景象。其中,“绿肥”指的是叶子茂盛,“红瘦”则是指花朵稀少、颜色变淡。整体表达了一种对春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惋惜之情。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绿肥 | 指绿色植物(如叶子)茂盛 | 李清照《如梦令》 | 形容植物生长旺盛 |
红瘦 | 指红色花朵稀少、颜色变淡 | 李清照《如梦令》 | 表达花落春去的意境 |
绿肥红瘦 | 整体形容春末夏初花谢叶茂的景象 | 李清照《如梦令》 | 常用于诗词或文学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二、出处与背景
“绿肥红瘦”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全词如下: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通过一个女子与侍女的对话,表达了对春光易逝、花事将尽的感伤。李清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变化,也流露出内心的情感波动。
三、引申意义
1. 自然景象的描写:常用来形容春天即将过去,夏天来临,花草由盛转衰的过渡阶段。
2. 情感寄托:在文学作品中,“绿肥红瘦”往往带有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叹。
3. 文化象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这一词语已成为一种典型的意象,象征着时光流转、人生无常。
四、现代应用
虽然“绿肥红瘦”是古文中的词汇,但在现代文学、诗歌创作以及日常表达中仍有使用。例如:
- 在描写季节变化时,可以用“绿肥红瘦”来增强画面感。
- 在表达对往事的怀念时,也可借用这一词语营造氛围。
- 在一些文艺作品或广告文案中,也常被引用作为诗意的语言。
五、总结
“绿肥红瘦”源自李清照的《如梦令》,原意是形容春末夏初花谢叶茂的景象。它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承载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在文学作品中,这一词语常被用来表达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