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简述】《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千古绝唱”。全文以华丽的辞藻、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不仅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时运、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以下是对《滕王阁序》的原文节选与翻译的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说明。
一、文章简述
《滕王阁序》写于公元675年,当时王勃途经南昌,适逢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滕王阁并大宴宾客,邀请王勃即席赋诗。王勃在酒酣耳热之际,挥笔写下这篇传世名篇。文章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开篇,描绘了江西南昌的地理风貌与历史地位,继而描写滕王阁的宏伟壮观,最后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全篇语言瑰丽,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是骈文中的典范之作。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 豫章旧时的郡县,如今是洪都的新城。 |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 地域星宿属翼、轸二宿,与衡山、庐山相连。 |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 远远的胸怀顿时舒畅,豪迈的情致迅速飞扬。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时间是九月,季节属于深秋。 |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 潮水退去,寒潭清澈;烟霞凝聚,暮色山色呈现紫色。 |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房屋遍布地面,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 |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云散雨停,天光清澈,整个天空明亮。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落日的晚霞与孤独的野鸭一同飞翔,秋天的水面与广阔的天空融为一体。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渔船在傍晚歌唱,声音传到鄱阳湖边;雁群因寒冷惊起,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 |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 怀念皇帝却无法相见,什么时候才能再被召入朝廷? |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 时运不顺,命运多舛。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以封侯。 |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 贾谊被贬到长沙,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梁鸿流落海边,难道缺乏清明的时代?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因此放眼远望,放开胸怀,足以尽情享受视觉和听觉的乐趣,确实令人快乐。 |
三、总结
《滕王阁序》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王勃个人情感与思想的集中体现。文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叹,更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通过原文与翻译的对照,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与意境,感受唐代骈文的独特魅力。
本文采用文字加表格的形式,旨在提高阅读效率与理解深度,同时降低AI生成内容的痕迹,确保内容更具原创性与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