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编累牍的意思是什么】“连编累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或书籍数量多、篇幅长,或者内容繁复冗杂。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有时也带有贬义,表示内容重复、啰嗦。
一、成语释义总结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连编累牍 | 指连续不断地编写、记录,形容文章或书籍数量多、篇幅长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连编累牍,不能尽言。” | 多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中描述内容繁多 |
二、详细解释
“连编累牍”由两个部分组成:
- 连编:指接连不断地编写、编辑。
- 累牍:指屡次书写于简牍(古代的书写材料),引申为大量文字。
整体意思是:连续不断地编写、记录,形容文章或书籍数量多、内容繁复。这个成语最初用来形容史书或典籍的浩瀚,后来也用于批评文章内容重复、缺乏重点。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文学评论 | 他的小说虽然篇幅很长,但内容空洞,显得连编累牍。 |
学术写作 | 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连编累牍的记载,给后人研究带来一定困难。 |
日常交流 | 这份报告写得太多,简直连编累牍,让人看不下去。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繁文缛节、堆砌成篇、冗长乏味 |
反义词 | 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精炼有力 |
五、注意事项
1. “连编累牍”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2. 该成语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强调内容过多、重复。
3. 在正式写作中,建议根据语境选择是否使用该成语。
六、结语
“连编累牍”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历史文献的庞大,也可用于批评文章内容的冗长。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阅读中更准确地表达和判断语言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