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赛龙舟、吃粽子等方式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经典诗词,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场景,更寄托了人们对屈原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家国情怀的讴歌。
《乙卯重五诗》——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端午节时山村的景象。诗人陆游在诗中提到,到了端午这一天,山村里充满了节日的氛围,石榴花开得正盛。他描述了包粽子时的样子,仿佛两个小髻一般;还提到将艾草扎成束,插在高高的帽子上。这些都是当时人们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此外,他还提及了一些古老的习俗,如储存药材、涂抹雄黄等,以驱邪避灾。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一天的事情做完后,便开怀畅饮,享受这难得的闲适时光。
《竞渡诗》——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首诗详细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激烈场面。诗人卢肇通过对鼙鼓声、水波冲击、观众欢呼等细节的刻画,再现了比赛的紧张与热烈。特别是“冲波突出人齐譀”一句,将参赛者奋勇向前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跃浪争先鸟退飞”则进一步强调了比赛的速度与激情。结尾处,“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既是对胜利者的赞美,也是对传说中龙舟竞赛起源的一种回应,增添了诗意的神秘色彩。
以上两首诗都是描写端午节的经典之作,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无论是陆游笔下的山村端午还是卢肇描绘的赛龙舟场景,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深远影响。